我国培养的种类有20多只,包括三川白猪、湖北白猪、豫农白猪Ⅰ、Ⅱ有关、哈尔滨白猪、上海白猪、伊犁白猪、赣州白猪、汉中白猪、首都黑猪、山西黑猪、东北花猪、发农花猪、首都花猪等。
(同)其三川白猪
1.产地和分布:原产于黑龙江省东江地区,分布于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等地。
2.体质外貌:头轻嘴直,少耳下垂或稍前倾,浑身背毛白色,坐腰平直,受到躯较长,腹围较小,继躯丰满,四肢健壮。蹄质坚实,乳头7针对左右。
3.生产性能:产仔较多,产仔数初产母猪9~10头,经产母猪11~12头。属于瘦肉型品种,有生长快、产仔较多、瘦肉率高、肉质良好和耐冷天气等特征。
4.杂交利用:该猪种和杜洛克、汉普夏、长白猪杂交都有较好的配合力,特别是和杜洛克猪杂交效果明显。
(第二)湖北白猪
1.产地和分布:产于华中地区,湖北省武昌、汉口附近。
2.体质外貌:湖北白猪全身被毛全白,头微微好、直长,少耳前倾或稍下垂,坐腰平直,受到躯较长,腹小,腿臀丰满,肢蹄结实,使得乳头6针对以上。
3.生产性能:该项目有瘦肉率高、肉质好、生发育快、繁殖性能好等特征。6月龄公猪体重达90千克,达到90千克体重为180日龄。产仔数,初产母猪为9.5~10.5头,经产母猪12头以上。
4.杂交利用:因为湖北白猪为母本与杜洛克和汉普夏猪杂交均发生较好的配合力,特别与杜洛克猪杂交效果明显。杜洛克—湖北白猪杂交种一代肥育猪20~90千克体重阶段日增重0.65~0.75千克。
(其三)豫农白猪
Ⅰ、Ⅱ有关 豫农白猪Ⅱ有关选育是在Ⅰ有关基础上,和引进的大约克杂交、横交,使用群体继代选育方法,历时6年完成。
1.产地和分布:产于河南省和中地区,因为郑州为中心产区,广泛分布于河南、河北,山东和山西等铁路沿线。
2.体质外貌:豫农白猪Ⅱ有关体型较大,浑身被毛白色,头中等大小,少耳直立,面微凹。坐腰平直,腹稍好而不坠,腿臀丰满,四肢健壮,体质结实。乳头6针对以上。
3.生产性能:头胎母猪产仔数10.5头,下活仔数9.7头;经产母猪产仔数11.5头,下活仔数10.4头;60上平均断奶个体重19.4千克。四世代25~90千克肥育期日增重763.90克,料肉比2.72:1,活体背膘厚8.47毫米,胴体瘦肉率达66.1%,腿臀比率33.45%,眼肌面积44.03平方厘米。
4.杂交利用:豫农白猪Ⅱ有关作母本与大约克、杜洛克公猪杂交,商品猪育肥期日增重815.48克,料肉比2.68:1,瘦肉率67.71%。
(四)哈白猪
1.产地和分布:产于黑龙江省南和中地区,因为哈尔滨及其周围各县为中心产区。
2.体质外貌:体型较大,浑身被毛白色,头中等大小,少耳直立,面微凹。坐腰平直,腹稍好而不坠,腿臀丰满,四肢健壮,体质结实。乳头7针对以上。
3.生产性能:平均日增重587克,各千克增重耗配合饲料3.7千克和青饲料0.6千克。屠宰率74%,油厚5厘米,眼肌面积 30.8平方厘米,腿臀比例26.5%,90千克屠宰胴体瘦肉率45%以上。
4.杂交利用:长白公猪与哈白母猪杂交,产仔数比哈白猪增加1.2头,切乳窝重增加23.3千克,肥育期日增重38克。哈白猪经过杂交育种,有肥育速度较快,仔猪初生体重大,切乳体重大等好特性。
(文章来源:华夏银河总站登录网址网)